閒妻舅公自感染帶狀皰疹至今已一個多月,
每回和他碰面時,就會聽到老人家訴說不同的症狀!
~帶狀皰疹的變化~
疼痛部位的皮膚上出現集簇性的紅色皮疹,
陸續變成水皰、轉變為膿、結痂直到痂皮脫落;
由於自費買了特效藥,所以整個療程大約兩個星期。
~皰疹癒後神經痛~
根據報導六十歲以上患者約有三分之一會出現揮之不去的抽痛,
稱為「皰疹癒後神經痛」的症狀可以長達數週甚至數月之久,
當舅公的皰疹結痂脫落後,偶爾神經痛的藥物吃完了,
老人家覺得沒~那麼~痛,就沒到醫院回診,
往往停藥兩天後,再度出現要人命的抽痛...
至今,依舊服用治療神經痛的藥物中。
~皰疹也引發高血壓~
治療皰疹的過程中,種種的不舒服讓舅公很難入眠,
老人家的血壓居然高達160...
開始每日定期量血壓,吃起控制高血壓的藥物。
~消炎藥引發腸胃不適~
舅公有便秘的老毛病,再加上吃了多天的消炎藥,
只好再到一般家醫科看診,拿回治療腸胃消化的藥物。
似乎已囊括所有老人家的慢性病症的舅公,
這陣子每週要跑一趟醫院,每趟得視狀況決定看診的科別,
那到底要如何看診呢?
目前的舅公正是面臨一病看一科的窘態,
老人家沒習慣主動告知不同科的醫生,目前正服用哪些藥物;
往往在出現不同的病症後,拿出藥包看藥物的療效時,
才發現係因藥包裡沒有腸胃不適或神經疼痛的藥物造成。
來看看閒妻轉貼於戶長的人生部落格裡的健康新知~
老人專屬門診時代來臨-多科就醫,愈看愈嚴重!
藥袋多,問題跟著多~
台灣醫療環境走向專科化,所以一種病看一科,
老人家經常要掛多個科別,領好幾份的藥物,
這不但增加病患及家屬的就診時間,
而且不同醫師也可能開類似處方,讓老人吃進過量藥物,
看愈多科,問題愈多!
互相牽扯的老人疾病~
老年人身體功能的改變可因老化或疾病所引起,
身體機能的老化包括神經、肌肉、骨骼、呼吸、循環、
內分泌、眼、耳鼻喉、泌尿、皮膚等各系統器官
均會有程度上的改變,
而姿勢的變化、平衡的失常、記憶與判斷能力的失常等,
也會造成功能上的改變或障礙,
進而影響老年人獨立自主的生活能力。
老人照護,需專屬醫學~
老人疾病是跨科別的,因此對老人醫療不能只看個別的疾病,
也就是面對老人多重疾病,
所看的是一位「老人」,而非只看老人的心臟、老人的腸胃,
必須全面性的評估老人健康狀況,
並且最重要的就是老人日常生活功能的評估,
以提升老人生活功能為目標。
台灣話「老人囝仔性」對閒妻陪伴老人家,體會到
這句話不單單說明老人家的個性和孩童一般,需要耐心溝通,
也衍生出老人家的免疫系統也如同孩童一般,需要努力照護。
古人說「家有一老,如有一寶」,對戶長及閒妻而言,
要能夠隨機應變的照顧五位老寶貝及兩位美少女,
還有許多健康照護的知識要努力地吸收並積極地學習滴!
- Oct 20 Fri 2006 06:11
照護老人家的身心~2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